师德教育学习心得体会
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,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,让自己铭记于心,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。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?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师德教育学习心得体会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师德教育学习心得体会1教师是知识的化身,是智慧的灵泉,是道德的典范,是人格的楷模,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。换而言之,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。因此,我时刻以"德高为师,身正为范"这八个字提醒自己。无私奉献、以德立教、以身示教,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。
一、树立事业心,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。
教书是手段,育人是目的。因此,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,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“教书匠”,而应是一个教育家,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。
“以情育人,热爱学生;以言导行,诲人不倦;以才育人,亲切关心;以身示范,尊重信任”。尊师爱生,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,对待学生,管而不死,严而不厉,爱在其中。教育是爱的共鸣,是心和心的呼应。教师只有热爱学生,才能教育好学生,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。可以说,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。对学生冷漠,缺乏热情,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。教师爱学生体现在“严”和“慈”上。常言道:“严师出高徒。”又说:“严是爱,宽是害”。对学生不严格要求,严格训练,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。“自古雄才多磨难,从来纨绔少伟男”。所以,对学生不严不行。当然,严要得法,严要有度。慈,就是对学生要关心、爱护、宽容、尊重。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,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,使学生全面发展。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,尊重学生、信任学生、爱护学生、保护学生。教师对学生的爱,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,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,既是育人的目的,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。
二、用无限的师爱,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。
高尔基说过:“谁不爱孩子,孩子就不爱他,只有爱孩子的人,才能教育孩子。”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,也是教师的天职。无限的师爱,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。因此,在教育工作中,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,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,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,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。
三、用规范的言行,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。
“无德无以为师。”真正优秀的教师。一定是以身作则、率先垂范的人。他对祖国的爱,对学生的爱,对事业和未来的爱,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。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.负责,就是潜够默化、影响深远的教育。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,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,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。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,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,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。
四、用奉献的人格,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。
没有无私奉献、爱岗敬业的精神,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,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,作出贡献。教师是园丁,学生是花朵,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,花朵才能茁壮成长,芬芳世界。还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,燃烧了自己,照亮了别人,默默地牺牲了自己,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,因此教师应该是无私的。
身为教师,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。我们有责任、有义务从现在做起,从自身做起,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、政治上、文化上充实自己,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。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,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,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,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,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,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,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,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。
师德教育学习心得体会2我认真学习《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》之后,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,更加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。
《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》中的第二条: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有这样的要求:
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。广大教师要有强烈的职业光荣感、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,以培育优秀人才、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,站在时代的前列,努力成为为人民服务的践履笃行的典范。要志存高远,爱岗敬业,忠于职守,乐于奉献,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,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。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,反对拜金主义、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,把本职工作、个人理想与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。
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。广大教师要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遵守法律法规;树立先进教育理念,自觉遵循教育规律,积极推进教育创新,全面实施素质教育,不断提高教育质量;牢固树立育人为本、德育为先的思想,全面关心学生成长,热爱学生,尊重学生,公平公正对待学生,严格要求学生,因材施教,循循善诱,形成相互激励、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;自觉加强师德修养,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,以身作则,言传身教,为人师表,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;大力提倡求真务实、勇于创新、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,团结合作、协力攻关、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,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。坚持科学精神,模范遵守学术道德规范,潜心钻研,实事求是,严谨笃学,成为热爱学习、终身学习和锐意创新的楷模。
工作近二十年,我一直庆幸自己从事教师这一职业,并且热爱这个神圣的岗位。工作中我勤勤恳恳、兢兢业业,深挖教材,课前认真备课,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,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,制定合适的'教学目标,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,自觉履行着教书育人的职责。班主任工作中,我放手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,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,促进班级的发展。我关心每一个学生,关心他们的学习,关心他们的生活,关心他们的身体,更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。遇到问题学生,不着急上火,不大声训斥,而是晓之以理、动之以情地与他们谈心、沟通,尊重他们,用耐心、爱心打动他们。发现学生的闪光点,及时给予鼓励,让学生找到自信。通过活动加强班级的凝聚力,打造积极向上、团结合作的优秀班级。虽然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,但是我一直在坚守自己的岗位,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,为人师表,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,用自己的智慧去启迪学生。
师德教育学习心得体会3作为一名人民教师,要诚信立教,即淡泊名利,敬业爱生,在为人处事上少一点名利之心,在教书育人方面多一点博爱之心;创新施教,即以人为本,因材施教,同时要不断加强学习,与时俱进,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,更新教育观念,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。“教书育人,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,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”。陶行知先生说过:“学高为师,德高为范。”说的都是为师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,更要有 ……此处隐藏21357个字……型师生关系的主旋律。对话是人的精神相遇的事件,而教育也应该追求人的灵魂的交流沟通,所以“教育领域是完全对话性的”。在对话的交互关系中,教师从不作为知识的占有者和给予者,而是通过对话启迪学生的智慧。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对话沟通能力。
最后,走向理解是新型师生关系的价值取向。理解作为人存在的基本方式和特征,也是理解者与被理解者之间的一种意义关系。理解的任务就在于使理解者的“现实世界”与理解对象所包含的“历史世界”相互交融,实现“视界融合”,形成一种新的“视界”,从而达到相互理解。教育教学活动的任务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,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程,通过师生的对话、理解,从而使双方受到精神的教育。教育,就是从爱出发的,没有爱,教育的阳光就无法射进学生的心灵。高尔基说过:“谁不爱孩子,孩子就不爱他,只有爱孩子的人,才能教育孩子。”可见,教师热爱学生是教育的需要,没有爱就没有教育。对正在健康成长的学生来说,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伟大的力量。有了老师这种爱的力量,就能强烈地影响着学生,促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诚心诚意地接受教师的教诲。许多实践证明: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热爱学生。象任小艾才师就是这样的人
。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伟大而圣洁的爱。它不是父母对子女“人伦”之爱,也不是男女之间亲呢的爱。师爱之间是纯洁的爱,掺不得半点儿私心杂念,容不得一丝一毫的虚情假意,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,全员性的。它是在培养学生时形成的崇高的情感态度,它集中地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——有事业的延续,有理想的传递,有社会的信任,有家长的寄托。教师爱学生是教师崇高的职业信念,是高尚的伦理责任心的体现,教师爱学生是师生间的感情沟通,是开启学生的心智的钥匙,是照亮学生心灵的灯塔,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可靠保证,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。师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爱,是教师对祖国、对人民的深厚感情的自然流露,是教育的核心和根本。尤其是我们职业中专学生更需要教师的爱。
教师不仅要爱学生,还要尊重学生,了解学生。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,要努力建立民主、平等、亲密的师生关系,这样有益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,学生只有受到教师的尊重,才能以主人翁的姿态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。教师尊重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的表现,是教师职业要求,是教师搞好工作的必需。不要以为教师尊重学生是居高临下,给予学生的恩赐,应该放下架子,多接触学生,了解学生。趁空闲之余,教师主动去找学生谈话或与学生共同解决一道难题,把学生当作大朋友看待,这样就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,学生消除了恐惧感,就会无拘无束,做到无话不谈,在学生心中就会荡起了老师对他爱的浪花。教师尊重了每个学生,学生也就会尊重老师,教师了解了每一个学生,学生也就了解老师。教师蹲下身来向学生学习,学生就会加倍向教师学习,成功的教师就是以一种爱心去尊重学生、感化学生,只有热爱学生,尊重学生,才能在教育中变无法为有法,才能产生千变万化的教育机智,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,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。教师爱学生,要讲究言行,热爱所有学生。教师爱学生,要注意一言一行,热爱所有学生,没有界限,没有等级,一视同仁;没有偏爱,没有偏倚,不因哪个学生长得漂亮、伶俐一些就施爱偏多,不因哪个学生长得丑陋而不理不睬。这样,会影响着学生一生的成长。
据报道,xx城市一小学生五年级学生赵非,貌不出众,从小性格内向。上幼儿园时,一天老师给小朋友吃葡萄,小赵非连声说:“谢谢!”老师听了有点不耐烦,头也不抬,冷冷地说:“你谢我干吗?”一句话使小赵非心灵受到了极大伤害,从此再也不说话,有事就写纸条和同学交流。同学逗他,她只抿嘴笑笑,不敢说话,一过就是七年。一句不经意的话,却使一个孩子变得沉默不语,而且竟然长期如此,这是那位幼儿园教师万万没料到的。由此可见,教师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必须十分谨慎,尤其是对学生的批评、教育乃至微小的埋怨、责备,都要慎之要慎,切不可随心所欲,信口开河。往往老师言者无心,学生却听者有意,稍不留神,便会给学生造成某种心理上的伤害,而教师却浑然不知,就更无法去挽回和弥补这种失误。实践证明,教师要善于以和蔼可亲的教态,亲切关怀的语言,温柔亲和的目光对待学生。这样,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,才能让所有的学生亲近你。“亲其师,信其道”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。
教师爱学生,要更爱后进生。后进生是受伤的花朵,更需要格外扶持、格外关心,倍加爱护。如果对后进生冷谈、讽刺、训斥、歧视,就会使他们永远“差”下去。陶行知先生说:“你的教鞭下有瓦特,你的冷眼里有牛顿,你讥笑中有爱迪生。”这句话道出了师爱的重要性。爱因斯坦童年时被认为是“低能儿”,爱迪生也被认为是“掏蛋鬼”。只要热情关怀、耐心教育,就能唤醒后进生的良知。我曾经看过这样的一则短篇文章:一个美国孩子童年时极端害羞,怯懦而又自卑。上中学时,有一次英语教师向全班同学布置了给课文《杀死模仿鸟》小说最后一章续写一段。当时,这个学生已不记得他的作文有什么特别之处,也忘了老师给他打几分。不过,他清楚记得而且永远不会忘记,老师在他的作业本空白处写着“写得好”三个字。看了那三个字以后,那个学生激动不已,终于做了自己一直渴望去做,却又一直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做的事——写作。最终24岁时他成了一位作家。他就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尔科姆。多尔考夫。用他的话来说,老师的三个字,改变了他的一生。
“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”,让每一个后进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,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。这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那种伟大而神奇的爱。象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老师:胡红一、沈卫华等,她们就是这样做的,收到效果很好,值得我们平时学习的。教师爱学生,要严格要求。热爱与严格是一致的,只有严格要求学生,才能教好学生,要做到“爱心启迪,严慈相济。”爱生不是放纵宽容,不是袒护溺爱,不是把学生当做“心肝宝贝儿”般地疼爱。教师爱学生是严肃的爱,严格要求的爱,富有教育意义的爱。尤其是对那些“优秀生”的教育,更需要严格。优秀生有许多优点,他们自尊好强,充满自信,富于进取,成绩优秀,但对他们不能一俊遮百丑,对他们更不能偏爱护短。响鼓更要重锤敲,对他们应该高标准严要求。当优秀生犯了错误时,要一视同仁,不能纵容包庇,得过且过,应该进行严肃处理,使优秀生受到教育,认识错误;当优秀生取得成绩时,要适当地向他们提出新的奋斗目标,激励他们不断向新的目标奋斗,要让那些优秀生明白,山外有山,天外有天,教育他们谦虚谨慎,克服缺点,勇攀高峰,将来成为新世纪的优秀人才。“严是爱,松是害,”“教不严,师之惰,”严师才能出高徒。赞可夫指出:“当教师的必不可少的,甚至几乎最主要的品质,就是要热爱学生”。
邓小平同志把教师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。《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》中指出:“老师作为人类‘灵魂的工程师’不仅要教好书,还要育好人。”在新形势下,我们要树立新的教育观念,既教书又育人,在教学创新和不断进取中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。甘为春蚕吐丝尽,愿做蜡烛照人寰。教师爱学生,需要春蚕的风格,需要蜡烛的精神。牺牲自己,献身人民;燃烧自己,照亮别人。只要这样,我们的教育定会“桃李满天下”。只有这样职业中学的明天将更美好。我省五年后高标准普及十五年教育定能实现。
文档为doc格式
【师德教育学习心得体会】相关文章:
Copyright © 2024 雪山心得网 www.xueshandaifu.com 版权所有